首届企业文化研修班结业

专业性、权威性、服务性!

发布时间:2025-04-28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4月16日下午,由苏州市企业文化促进会主办的首届企业文化研修班在交投集团顺利结业,来自我市多家企业的职工完成了理论学习和实训课程,通过结业课题答辩后领取到结业证书,在成为企业文化建设人才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研修班目的是培养文化管理人才,注重主动学习、深度思考,切实提升文化战略意识,提升管理效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班主任、企业文化专家王士良说。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以文化赋能经济,以经济涵养文化,人文精神是经济发展的价值底蕴;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必然需要高水平的管理,必然需要高素质的管理者。


首届企业文化研修班采取小班制、分组方式,有利于加强互动和组织考察研讨,两位导师都是全国企业文化专家人才库93位专家之一,拥有多项成功的企业文化建设案例和多年的企业管理经验,是实至名归的实验管理型学者。


自去年12月11日开班以来,围绕企业文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组织了《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与新质发展》《企业文化建设战略意义——百年企业靠文化》《企业文化变革——向新而生的组织进化之路》等理论辅导,4次授课分别安排在交投集团、营财安保公司、吴江水务集团等企业内进行,成果参观考察与理论辅导相结合,培养企业管理的实务人才。


“伟大过”的公司很多,但能持续、长期伟大的公司,在商业史中非常鲜见。 “企业文化是隐形的资产负债表,决定企业能走多远。”企业要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有先进企业文化作为支撑。“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文化建设创新过程,长期的经济行为一定会进入文化逻辑,一家企业(组织)的发展、一个人的成长,都是如此。”课堂上,辅导老师通过案例分析来阐述企业经营理论。


通过参加研修班学习,拥有多年工商管理教培经验的钟川昭子进一步认识到企业文化的价值,近年来她在服务企业的调研中越来越感到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乏力,“原因正是企业文化的软实力欠缺,导致凝聚力、引领力不够,乃至核心竞争力不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文化强国,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事关提升国际竞争力。’同样,建设文化强的企业,关乎企业的根本和发展。”


企业建立价值观、愿景、使命等文化体系,才能赋能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才能保持健康发展。“这次参加企业文化研修班学习,让我深度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深刻认识到持续改进和创新在企业文化中的重要性,深切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研修班还提供了很多企业文化落地的实用方法,对我今后的工作将有很大的帮助。”吴江水务集团马韩希在学习感悟发言时谈到,“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只有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才能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也让我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和提升个人品德修养。”


学员李胜伟体会到:“此次学习让我理解了企业文化概念,但要在实际中建设纲要体系,有效地落地执行,进而形成生产力,这个过程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探索!”他利用此次学习的结业作业机会,为自己的公司设计了文化纲要,在结业答辩环节与老师、同学进行了探讨。


促进会顾问郁天在总结讲话时指出,本期研修班具备专业性、权威性、服务性,有思想、接地气,学员优、质效好。他对学员的文化建设工作寄予三点希望,一是善做有定力的企业文化,培育凝聚企业软实力;二是善做有价值的企业文化,不能只做表象,比如贴在墙上的口号;三是善做借力的企业文化,这个“力”就是新质生产力。经营企业要抱持长期主义,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要建设形成具有企业个性和竞争力的文化。


“文化是知识与言行方式的总和。无论是企业商场,还是个人职场,都要重视文化提升。当今的大变局时代,文化是定力,文化也是动力,文化更是实力。”促进会秘书长张学军说,“下一步将固化研修班的学术成果、课题成果。衷心祝愿研修班同仁学有所获,进而在工作中做而有成,成为企业发展、社会进步、家庭建设值得倚重的人才。”在新征程上,苏州市企业文化促进会将更加有力地发挥出文化的作用,促进企业增强软实力、竞争力,赋能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作出贡献。


(苏启文)

Copyright © 苏州市企业文化促进会  设计制作: 风向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