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当今新时代仍然迸发着新的活力。崇人文情怀,融百家思想,创改革奇迹,致协调发展,苏州独有的城市精神“崇文、融和、创新、致远”,使这座古城拥有得天独厚的人文精神动力。“三大法宝”精神更是苏州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不竭精神动力之源。
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文化精神已逐步转化为苏州的文化软实力,成为苏州发展的核心竞争要素。
弘扬三大法宝,重在精神支撑
“三大法宝”作为苏州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苏州今日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三大法宝”的本质是人民主体地位的体现。“听党话跟党走、敢于斗争无私奉献”是对“三大法宝”所具有的人民性的高度提炼。
——“张家港精神”是张家港人在改革开放中培育、塑造出的“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精神,这是一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一种科学务实的创新精神,是一种敢争一流的创优精神,促进了张家港的大变化、大发展。
——“昆山之路”的成功经验,在于他们“不等不靠、埋头苦干、抢抓机遇、开拓创新”,这些经验让昆山人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打破了一个又一个瓶颈,不断走向辉煌,稳居全国百强县(市)之首。
——“园区经验”的成功要诀,在于坚持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互动并进发展路径,构建了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实现了农村形态向城市形态、工业化初期向后工业化阶段的巨大跨越。
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天翻地覆的变化,留下的更是风雨40多年的宝贵经验。正是苏州人创造了“三大法宝”的成功经验,才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苏州奇迹”。伟大事业的实现离不开强大的精神力量的牵引,精神力量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是巨大的,能够在实践中发挥毛泽东同志所说的“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作用。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之所以能够迸发持续的活力,离不开客观物质基础的得天独厚,其最重要的是“三大法宝”的精神内核支撑。“三大法宝”不仅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巨大成就,也是新时代党的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的生动写照。
“三大法宝”精神实质概括起来有四,即不忘本心、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不忘品格。
“三大法宝”精神是突出我们党践行初心与使命担当的最好体现。新时代应当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延续这种优良传统,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正是因为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三大法宝”精神才得以转变为真正的力量,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中为苏州谱写了新时代的华章。“三大法宝”是苏州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培育、塑造的一种时代精神。“三大法宝”精神是广大劳动人民凝聚的智慧,是改革开放时期党的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结晶。
如今,苏州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局中已经成为一个能够带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征程中,苏州人民更应该坚定信念,充分弘扬“三大法宝”精神,持续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提升区域的核心功能,重新使苏州焕发生机!
再创“火红年代”,加强制度建设
苏州“三大法宝”的形成、发展和升华,本身就是践行初心和使命的过程,是初心和使命的具体体现。对“三大法宝”的具体分析和提炼,无疑丰富了党的建设的内容,两者之间既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也是血肉与骨架的关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这一论述明确了国家治理的实质与本质特征。治理是一种由多主体参与的管理活动。在国家治理中,政党组织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国家治理的最大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社会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再创“火红年代”,亟须与时俱进加强制度建设,用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在推进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持续健全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坚持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是创造苏州“三大法宝”的制胜之要。要挖掘“三大法宝”的奋发有为的激励价值,发挥党的领导制度优势,注重精神品格的能动作用。
实践证明:“三大法宝”是苏州社会治理工作创新发展的成功探索,是群众路线在苏州基层治理工作中的典型实践,是苏州社会治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的生动呈现,也是推动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是苏州的“市魂”和传家宝,应当不断注入新时代的新内涵,自觉践行“两山”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导向,在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战略布局中提供动力,为构建高效能现代化治理体系提供示范。
崇尚人文情怀,打造和谐之城
人是社会集群动物,城市是人类集聚生活的载体,人文情怀则是城市内蕴的积淀。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人文精神传统的孕育与成熟,与本地区的独特地域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苏州是名副其实的人文荟萃之地。千年之间,人才辈出。流风所及,绵延至今,在崇文风气的熏陶下,如今之时,仍如往日。现代苏州也已涌现了百余名两院院士,最终形成了苏州特有的“状元群”“院士群”现象,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苏州尚文崇教乡风民俗的养成,苏州的文化之脉得以永续至今。
受吴地文化的影响,苏州的文化精神一直在探寻和追求“宁静致远、内敛不张扬”的境界。独特的地理环境也孕育着独有的水文化。水网密布,湖海相映,自强、灵秀、宽容、守规是苏州精神的深层意蕴,也是水文化在苏州人格形态上体现出的鲜明特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需要苏州人民进一步发扬着眼长远、开拓创新、勇往直前的奋进精神。“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园区经验”都是奋进精神不同形态的反映。这种“不露也锋芒”、有深度的闯劲和韧劲是苏州人一贯的追求风格。
“三大法宝”的精神力量也逐渐融入新时代城市人文发展的过程中,更是当前新时代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独有的崇文情怀使今日苏州成为新时代求学发展、安身立命的最佳之地,也成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首选之地。因时而变,与时俱进。千年文脉的传承造就了苏州的繁荣,也为苏州改革再出发新一轮的跃升积蓄着深沉的力量。苏州的人文精神洋溢着新时代的情怀:包容、革新、和谐。苏州改革再出发推出营商环境“苏州最舒心”,是在建设新时代市场经济的和谐环境。“投资者、劳动者首选城市”是在建设人才力量聚集的和谐力量,一直强调的都是“做最好的自己”彰显苏州打造新时代和谐之城的决心。
应当让古城、古镇、古村落保护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让园林的“金字招牌”更加闪亮,让丝绸、刺绣等“经典产业”焕发生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拿手绝活”更加抢眼,全方位铺展开一幅现代的“姑苏繁华图”,奋力打造焕然一新的明珠苏州城。
丰富精神内涵,再创“火红年代”
丰富“三大法宝”的精神内涵,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引领“火红年代”。苏州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巨大变化,堪称奇迹。而创造奇迹的根本原因,就是苏州人民立足当下,敢为人先,大刀阔斧地走上变革创新之路,最重要的是有着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三大法宝”精神将助力苏州在改革再出发的历史阶段跃上新台阶。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苏州人民在不断赋予“三大法宝”以新的内涵,使苏州发展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三大法宝”的精神蕴含的新时代的精神实质是对党忠诚、为民服务、敢为人先、勇于担当和创新发展。在改革再出发的新形势下,再创“火红年代”,产业转型升级无疑扮演着核心与关键的角色。突出创新驱动,以优异成绩回答高质量发展时代命题,这是时代的呼唤,现实的要求,也是人民的期盼。苏州正在轰轰烈烈开展“三大法宝”,火红年代再攀新高系列活动。
2020年开年之初,苏州召开“开放再出发大会”,向全球发布“招商热力图”,充分运用“三大法宝”精神,敢于打开城市经济开放新局面。“苏州开放再出发”大会发布了“苏州开放创新合作热力图”,包括“投资考察线路图”“平台载体导引图”“产业用地供应图”“投资合作机会图”,通过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引导经济发展。
苏州推出的一系列改革开放创新举措,正是有优秀传统的“三大法宝”精神的引领,敢为人先做好排头兵、勇于担当改革再出发,创新发展高质量经济,在新时代将构成苏州未来的新面貌、新气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今年以来,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优势。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下,苏州和全国一样,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又面临新的严峻挑战。苏州必须自觉地在上海龙头带动下,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合作,切实落实“六稳”“六保”,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合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强化创新突破和高端引领,形成更多创新性的成果、关键性的技术、引领性的产业,以“强功能”的思路服务和助力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发展。
“三大法宝”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日益获得更多的认同,已成长为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凝聚力的精神力量,而这一精神力量将再创新时代苏州的“火红年代”。
苏州应当继续扮演“吹响冲锋号”的号手,做强自身功能、担起使命责任,以党的坚强领导为方向,以创新实干的精神为引领,以中华民族的复兴为己任,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形势下,大力弘扬“三大法宝”精神,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跃上新台阶,必定再创属于苏州的“火红年代”。
作者:任威威,南京师范大学;王世谊,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行政学院)
来源:苏报智库
摄影:赵雪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