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G规模商用,5G 网络建设全面提速,5G应用不断丰富,覆盖工业、交通、医疗、媒体等多个领域。
截至今年9月底,苏州市已完成14720个5G基站建设和550个应用项目签约,集聚产业链生态圈企业近300家,不断为苏州汇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为苏州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动能。
作为两化融合暨工业互联网平台大会的专题会,10月22日下午,苏州市第二届5G应用及产业供需对接大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大会以“聚焦新基建,培育新动能”为主题,150多位5G领域专家、学者和知名企业家,以及苏州市5G产业联盟和苏州市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会员单位、企业代表,共聚一堂,直面供需问题,探讨应用创新。
焦点1 5G如何驱动新基建?
本次大会采用政府搭台,联盟助推、企业参与、供需对接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展示5G在智能制造、车联网、医疗等领域的应用与探索。专家聚焦的问题直接关系5G产业供需,关系苏州新基建的推进。
远看是一辆普通公交车,走近一看,车内缺了一位司机。顺着5G网络的测试场固定路线,这辆公交车连贯地完成自动驾驶任务。
大会上,金龙联合汽车首席工程师兼智能网联研究室主任聂石启以《5G与海格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客车发展》为题作主题演讲。他说,5G海格智能网联表现越来越优异,自动驾驶客车从安全行驶、危险警示、主动干预、平台管理4个方面,形成海格客车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技术体系,大幅提升整车安全性。
研华科技智能工厂高级顾问陈嘉浩带来了主题为《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与5G+工业App,实现工厂数字化转型》的演讲。研华科技成立于1983年,在全球拥有约8000名员工,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物联网、智能工厂、智能物流、能源与环境等领域,今年3月市值已超55亿美元。陈嘉浩介绍,推动生产智能化,需要具有低时延特点的5G技术强化人机协作。目前,厂区无线应用的痛点问题是单位面积下,WiFi联机过多,稳定性不佳,长时间使用会发生掉线。工业互联网时代,企业工厂要确保基本生产工序与设备间的互联互通,保障精度要求较高的工序得到及时快速响应。相对于传统Wi-Fi,5G具有更低时延和高稳定性,避免了部分关键工序短时间停止带来的损失,可有效覆盖各应用场景。
焦点2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大会上,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信息化所副所长马冬妍带来了《2020长三角地区两化融合创新发展模式研究报告》。报告对长三角地区融合发展先进经验进行了深入剖析,为区域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鉴。马冬妍表示,新一代信息技术给长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长三角地区在融合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和先进做法。
围绕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本次大会邀请了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多项重磅成果。该中心信息政策所副所长高晓雨带来的《2020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报告》,对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评测并给出了对策建议。高晓雨指出,苏州的5G建设和应用始终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率先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苏州5G产业的应有之义。
她认为,5G产业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需要进一步合作,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促进新型信息消费扩大和升级,在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中,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
焦点3 5G+工业互联网
苏州为何连续两年召开5G应用及产业供需对接大会?
苏州市工信局副局长金晓虎介绍,5G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端服务供给。本次大会邀请了运营商、应用示范企业、技术服务商共同参加,为产业供需对接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平台。
2019年6月,苏州市成为全国5G预商用试点城市。同年11月7日,苏州市首次举办5G应用及产业供需对接大会。一年多来,苏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战略部署,积极整合各方资源,组织开展5G 网络建设、试点应用和产业培育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金晓虎认为,依托于16万家工业企业、3.36万亿规上工业产值的良好产业基础,苏州一定能大显身手。下阶段,将紧紧围绕建设、应用和产业三个层面同步推进,重点推动在工业、交通、能源等垂直行业的融合应用创新,将5G产业的先行先试转化为发展优势。一是加快5G基站部署,今年确保新建5G基站1万个,2021年锚定23000个的目标,实现大市范围5G全覆盖;二是推动5G融合应用,重点推动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遴选一批“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创建国家级“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城市;三是促进5G产业发展,聚焦提升5G产业链研发制造水平,整合产、学、研、用各方力量,打造研发、应用、产业示范基地。(苏报记者 张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