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商务部公布了2023年230家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评价的前30强和实际使用外资、进出口总额两个单项前10强名单。苏州有5家进入综合评价全国前30强,同比增1家,占全省的5/9、全国的1/6。
在综合考评中,苏州工业园区依旧遥遥领先,实现“八连冠”;苏州浒墅关经开区首次进入前30强,排名第29;昆山经开区位居第4,提升一个位次;吴江经开区位居第19,首次进入前20;吴中经开区位列第28,稳居“第一方阵”。在进出口总额单项排名中,苏州工业园区、昆山经开区和苏州浒墅关经开区进入全国前10,分别位列第1、第2和第10位。在实际使用外资单项排名中,苏州工业园区、昆山经开区进入全国前10位,分别位列全国第3、第7。
目前,苏州全市有20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14家,包括国家级经开区9家,国家级高新区4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保税港区各1家;省级开发区6家,包括省级高新区4家,省级经济开发区和旅游度假区各1家。去年,苏州国家级经开区以不到全市三分之一的管辖面积,创造了占全市超五成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约八成进出口总额和近七成的实际使用外资。
近年,我市相继印发《推进苏州开发区开放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更好发挥示范作用若干举措》,推动全市各开发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高水平开放合作,加快向开放创新型现代产业园区转型。
苏州开发区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创新动能持续增强。今年11月,苏州印发《苏州市开发区权责清单管理办法》,推进区政融合发展。各开发区开展市场化招商机制、企业服务机制改革创新,17家区内企业新认定为省级外资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并复制推广自贸片区改革创新成果129项。苏州工业园区与新加坡在产业投资、科技创新等领域合作签约项目60余个。中德(太仓)产业合作示范区获商务部复函支持。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建设,昆山金改区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等5项创新试点全面推进。到去年年底,全市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1万家,占全市85%,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总数超25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