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需要做出选择,小到选择几点钟起床,搭乘何种交通工具去上班,大到选择读书还是就业,是继续工作还是离职跳槽。选择的含义就是挑选,经过权衡后进行取舍。
人们在做决策的时候,通常认为未来的获益是最重要的。但其实,我们还受到过去已经投入的成本多少的影响。这种投入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它对决策所带来的影响经常是隐性而不易察觉的。
既往已经付出且不可追回、但与当前决策无关的成本,这在经济学中被称为“沉没成本(Sunk Cost)”。
理性的决策者认为,当前决策所要考虑的仅仅是未来需要付出的成本及所带来的收益,而不应考虑既往已经发生的费用,即“沉没成本”不应该属于决策所需考虑的范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因为不舍得“沉没成本”,而不能做出理性决定的例子随处可见。
某天你在南京新街口逛街,看到一家新开的网红奶茶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排队40分钟后,你终于买到了这家店的招牌奶茶。拍完照分享到社交网络后,你迫不及待地喝下一口,结果发现你选错了口味,里面含有你极其不喜欢的某种水果。这个时候,你会选择扔掉这杯奶茶吗?还是硬着头皮喝完它?
前面拐角处有一家电影院,新引进的大片正在热映,于是你花费70元买了一张电影票。不幸的是电影看了10分钟,你全然没有进入到观影状态,甚至觉得剧情有些无厘头。开始仅仅只是有些不舒服,到后面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这个时候,你会选择起身离开吗?
买奶茶的费用和排队的40分钟,买电影票花费的70元,都是无法收回的“沉没成本”。无论你是否喝光奶茶、看完电影,前面投入的时间、金钱都没有任何退回的可能。
更加理性的经济学思维方式应该是,把“沉没成本”从你的决策依据中剔除出去,你只需要考虑喝完奶茶和看完电影是否能带给你足够多的(预期中的)愉悦(收益),答案是否定的话,就应该果断扔掉奶茶,立刻起身离开电影院。有句英文谚语说得好: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但是,在真实世界中,绝大多数人考虑到已付出的成本,都会坚持所谓“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
这种被“沉没成本”影响的思维方式,经常会被商家使用在营销策略中。比如大额消费时需要预付的定金,当你最终冷静下来,即使对商品不再有强烈的购物欲,但是因为预付的“沉没成本”,最终,大概率是会买下那些其实并不特别需要的商品(服务)。
在企业竞争领域,“沉没成本”通常体现在一些专用设备上,这些设备一旦建成基本就没法转做它用。但这些“沉没成本”也会成为该企业的“护城河”,给潜在竞争者设立了较高的进入门槛。这时候,“沉没成本”就具备了类似抵押物的信号显示功能,如果有人故意支付不必要的“沉没成本”,那么,这个“沉没成本”越大,显示其对这件事的真实意愿就越强烈。(2019年4月1日《新华日报》经济周刊“耿强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