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几千年的历史,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美谈,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凤求凰”,还有东汉才女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等等,千百年来,在音乐史和文学史的夜空中如璀璨明星。千百年之后,这些星星的光芒依然恩泽我们的后人,点燃了志者的希望。
一个女医生,因为生活的不幸,三十出头就被剥夺了光明。但古琴给了她不幸中的大幸,她想从学习古琴中排遣黑暗的寂寞,不想,自己竟成了知名古琴教师。古琴还为她维护了幸福的家庭和美好的爱情。古老的乐器,演绎永远不老的故事。
她叫樊建萍,土生土长的苏州人。本来,樊建萍有美满的家庭,她16岁时上山下乡插队做知青,三年后被调到山东建设兵团,安排在济南的建设兵团总医院当医生。由于善舞能弹,樊建萍成了兵团宣传队的骨干,还是一名舞蹈演员。就在那时,她结识了宣传队队长王利建,两人一见钟情,结成伉俪。后又生了个可爱的儿子。当樊建萍刚过而立之年,她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苏州,在部队的离退休医院做医生,丈夫隔年也调来苏州公安系统工作。按理,生活一切都要好起来了。可是,谁也没料到,厄运突然降临,阴云笼罩在这个幸福的家庭和她的心头。
那是一个星期天,一家三口正在吃夜饭,上托儿所的儿子吵着要妈妈剥虾吃,樊建萍连忙说:好好,我来剥。当她举起筷子夹虾时,却怎么也夹不起来。丈夫见状,忙问:你怎么啦?樊建萍有点心慌,急说:我的眼睛怎么突然看不见了?!丈夫惊呆了,连忙放下碗,走到妻子身后,一边替她揉着双眼,一边宽慰说:也许是太累了吧?樊建萍摇摇头,说出心中疑惑:不,我的视力模糊已经有好几天了,恐怕……丈夫嗔怪:为什么不早说啊?明天到医院去检查!第二天,丈夫陪着妻子去看专科医生,一番检测后,医生明确告知,此病属于视网血管萎缩,目前很难医治……樊建萍惊蒙了,似一下子跌入到无底的深渊!
丈夫执意认为,世上没有治不好的病。他一面宽慰爱妻,一面带着她到处求医问药。但希望渺茫,樊建萍陷入深深的痛苦,对生活产生了悲观情绪。可她原本就是个坚强的女子,想到深情厚意的丈夫、想到天真活泼的儿子,樊建萍决意从失落、苦闷中解脱出来,她最终选择了学古琴。
说起来,也是一种缘分。那是一次偶然,樊建萍独自在家,她摸索着将丈夫买回的磁带选了一盘放进播放机,然后静静地靠在沙发上聆听。这是原声古琴独奏《广陵散》。听着听着,樊建萍随着那悠远、幽怨的琴声,心潮起伏,她从来没有听过如此美妙、扣人心弦的音乐,仿佛是天籁之音。她细细地听着,竟然从中听出许多东西:高山流水,狂风骤雨,明媚阳光,鸟语花香……它似乎在指点迷津,人生的道路坎坷曲折,风雨过后依然是晴空!
樊建萍终于迷上了古琴,而且是那么地执着。第二天,她迫不及待地要丈夫通过朋友从扬州买回了一把古琴,并打听到网师园有名家抚琴,她就要丈夫带着她上门拜师。著名古琴演奏家汪铎、叶名佩被樊建萍痴迷古琴的精神深深感动,他们欣喜地收下这个徒弟,而且是完全免费的。可是,对于一个几乎失明的盲人,学古琴谈何容易。两位年事已高的好老师,极其耐心地从指法开始施教,樊建萍以超人的毅力学会了“勾、指、开、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终于练就了真功夫,而且还收了不少学生。
有人说,樊建萍是苏州的“阿炳”。对此,她总是笑着回答:我与阿炳不能同日而语。古琴照亮了我的生活,也让我感觉到了自身的价值,培养了自己的自信。(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