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钢码头上,站着一位汉子,他那粗壮的身躯让人联想到了举重运动员,而且是重量级的。此时,他头戴红色安全帽,正在和几个技术人员交谈着什么,从他的说话架势和沉稳从容的表情,可以看出这位壮汉一定是个领导级人物。不错,他就是江苏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党委书记沈文荣。沈文荣已过花甲,可他那旺盛的精力和充沛的体力,让人感到依然那么年轻、充满朝气。很难想像,被誉为“钢铁强人”的沈文荣,最早却是侍弄最柔软的棉花的。
那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最后一年,一位年轻后生兴冲冲来到沙洲县锦丰轧花厂报到,他手持介绍信直奔厂长办公室。厂长很和善,看了看介绍信后,微笑着问:“你叫沈文荣?刚从沙洲县锦丰棉花加工学校毕业?”
“是的。”沈文荣腼腆地点了点头,嘴里发出蚊子叫般轻的声音。
“看你身体很结实,想安排个什么工作啊?”厂长还是笑着问。
沈文荣张口结舌,不知所云。厂长拍了拍他肩膀,说:“小伙子,别害羞,有什么想法只管说。”
沈文荣想了想,涨红脸回答:“最好学点技术,最好和机器打交道,最好……”
“小伙子,我明白了。”厂长呵呵笑着打断话头,“这样吧,你先到机修车间学钳工吧!”
沈文荣脸上露出笑容,连连点头。
自此,沈文荣埋头于钳工活,没出两年,已经练就了一套绝技,凡机器设备上的精细零件损坏,他都能用锉刀仿制出来,及时更换,让机器复活。领导见之,认为这年轻人很有灵气,就有意培养。没多长时间,沈文荣就被提拔为机修车间主任,之后他更是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干活,将机修车间管理得井然有序,成为有口皆碑的好领导。五六年后,沈文荣又担任厂党委副书记职务,其时锦丰轧花厂已改行为钢铁厂,其实这是家靠45万元自筹资金起家的民营小钢厂。直到1984年,改革浪潮席卷全国,体制改革风起云涌,沈文荣接过了沙洲县钢铁厂厂长的重任。
这时的沈文荣年近不惑,正是血气方刚时,他满腔热情,深感肩负重任,可眼前的现状让他焦急万分。沈文荣深知沙钢厂其实是个作坊式的小厂,年产量只有三四万吨,品种只有小圆钢、小螺纹钢、小角钢等六七个,形不成规模,更谈不上成气候。沈文荣环顾四周、纵观全局,从心底里发出呐喊:一定要另辟蹊径,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适逢其时,城市和乡村都出现了建房热,急需高质量的窗框钢,沈文荣以敏锐的眼光看到了潜在的巨大商机。他毫不迟疑,果断决策,全力扩大窗框钢产量,走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生产的道路。这一决策果然奏效,窗框钢一上市就一炮打响,产品供不应求,甚至到了产品出炉尚未冷却就被客户抢购一空的地步。沈文荣乘胜而上,将生产线从一条迅速发展到九条,由于产品实物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全国各地的用户趋之若骛、蜂拥而至。一时间,“要窗钢,到沙钢”成为行业口头禅。
从这时起,沙钢非但获得了“第一桶金”,更让沙钢人感到自豪的是:一度名不见经传的沙钢终于从“游击队”上升到“正规军”,进入了全国冶金行业40多个国家二级企业的行列。
钢铁强人沈文荣昂首阔步迅猛前进在历史的跑道上。是他,凭着忘我的创业激情和超前的发展眼光,将一家小钢厂嬗变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是他,铸就了一个世界钢铁的“神话”;是他,撰写了一则钢铁强人的传奇故事;是他,谱成了一首高歌猛进的改革壮曲……(陆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