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区历史文化老街平江路上的缘杨裁缝铺,经营面积不算大,但是“缘杨”美名远播,曾受到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央媒报道,出现在2017年春晚的苏式生活场景,还为一些名人设计定做过服装。而且,在这摩肩接踵、店铺林立的平江路上,缘杨裁缝铺是真正的“元老”啦,这条老街还没出名时,裁缝铺就开出来了。
“铺子是在平江路的发展基础上成长的,‘缘杨’见证了街区由老旧到焕发新生,由寂寥到万众倾慕”,“缘杨”创始人杨蓓女士感慨地说,“也经历了老街商旅从清淡到红火,所以我很感恩新时期平江路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
这倒照应了古代圣贤的训示,“随时以举事,因资而立功,用万物之能而获利其上”,根据适当的时机来办事,依靠客观的条件来立功,利用万物的特性基础获利,所以说顺势而为、成就事业。
时代成就有心人,新时代是有志者、奋斗者的时代!缘杨裁缝铺已发展为苏州缘杨服饰有限公司。
姑苏情怀催店开
思绪回到开店的11年前,杨蓓不禁笑了,一如风雨后的阳光彩虹。
“那时候这条路上没几家店,从干将路向里走一小截就没什么看的了,”杨蓓回忆说,“我们南边有家画廊,老板有些名气的,早就不开了;当时北边有家咖啡馆,后来也不开了,但我跟老板娘现在还有联系呢!”
现在平江路上有各类商户门店近两百家,包括手工服饰、戏曲演艺、画廊书店、茶楼咖啡、特色餐饮、客栈酒店等多门类业态,而且集聚了全市优秀文创类品牌企业,这些商业让平江路这条老街进一步形成“老苏州、慢生活”的典范。为了提升街区商户的经营能力、积极参与古城保护意识,平江路的商户还发起成立了姑苏区平江路商会,苏州缘杨服饰有限公司是首批会员!
平江路历经16年的保护、“开发”,在历史街区保护中创新出一条有着自身特色的文商旅融合发展道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亚太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授予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并成功通过国家AAAA级景区的评定,2015年还获得了全国唯一“国家古城旅游示范区”授牌,年游客约500万人次。
当初你是怎么想到在这里开店的呢?杨蓓说,跟做梦似的!
“80后”的杨蓓是个川妹子,父亲是国企职工,母亲是名医生,她在安稳亲和的环境中长大。作为独生女,父母给了杨蓓所有的关爱,送她学二胡,电视剧《婉君》热播后给她穿“婉君服”,也许因此而让杨蓓打小就有婉约文艺的气质。而这样的气质常常自然地与江南连在一起,大概也因此让杨蓓心中生发了对苏州的向往。
在四川师范大学读书时,杨蓓用积攒的生活费买旗袍穿。她第一次有了这样的体会:衣服能让人的性情随之而变。
当有苏州的单位到学校来招聘,杨蓓便报了名。她的专业是教育技术学,顺利地来到苏州成为一名院校的教师。虽然工作单位在园区的独墅湖附近,相距十多里,相距十多里,但杨蓓下班后常常乘坐公交车到古城区逛逛,领略经典的苏州风光。
那是2008年一天,杨蓓经过干将路时看到“平江历史街区”的牌子,不由沿路逛了一遍,她被临水老街的清雅深深吸引,后来常常有空就来看看。一次,她看见店铺招租的信息,打电话询问到月租金一千多,感觉还可以,一下子激活了她的开店梦——很多年轻人都会有个开店梦,何况杨蓓这样自带姑苏情怀的文青呢。
川妹子大多性格直爽,很快,杨蓓就有了自己的店,尽管她还没想好经营什么呢!办理辞职时,杨蓓忍不住在主任办公室哭了一场,她也舍不得这份好工作,更舍不得同事之间的感情!
但是,店面已经租下来了,事业上,杨蓓必须重新上路,为梦想为情怀更加努力奋斗。
缘杨绽放美与爱
“头两年这个店的名字还不是‘缘杨裁缝铺’,叫‘心缘民俗工作室’,因为我觉得走到这个地方很有缘。”杨蓓回味着当时的心境,“我真的不知道具体要做什么,想法不少,但是不太现实。”
小姑娘总是爱美的,自然会联想与美有关的东西。杨蓓想到自己曾买了面料,经朋友介绍慕名找虞师傅做过几身旗袍。虞师傅退休前是苏州刺绣厂的缝纫工,因为手艺好,闲下来后帮人做做衣服。当杨蓓找到虞师傅说明情况后,虞师傅轻描淡写地答应了,因为她觉得小姑娘年纪轻轻开什么店呢,真就没当回事。
但是杨蓓是十二分地当真,有虞师傅坐镇,她确定了定做传统服装、贩卖刺绣工艺品等为经营项目。开始自然是门庭冷落,至今杨蓓还清楚地记得第一位顾客叫贞贞,尽管她早已回故乡而失联了。
没有成系列的产品也没有成体系的服务,但大学专业里有设计课的杨蓓拥有艺术的敏感。她从《花样年华》《像雾像雨又像风》等影视剧的服装中找灵感,去杭州新华路找面料,慢慢丰富自己的店铺。
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差,杨蓓又爱笑又善良,身边的人都很支持这家店铺。虞师傅自从答应了杨蓓,不仅11年来始终一心鼎力打理店铺,还收杨蓓为徒弟,把自己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她。在师傅的呵护和自己努力下,杨蓓不仅成长为出色的裁缝,而且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旗袍专家了。
对于女儿选择辞职自己开店,父母从未反对,还给予杨蓓最得力的支持。从2008年5月份开张,母亲就从老家来到苏州给她看店。因为生意不理想,杨蓓尤其记得2008年冬天母亲舍不得开空调,生火炉、抱汤婆子取暖……店里越冷越没生意。但是,终于还是坚持走过来了。
“店开得好不好,人员很重要!”杨蓓很感激员工以及很多老顾客的支持,“服务业的工作还是比较容易找的,但是他们一直跟着店铺,这当中真的就是情分。好多顾客为我们介绍生意,什么都不图,真的就像是一种‘缘’!”杨蓓觉得,员工除了收入之外,体贴和关照更重要;顾客不单单是业务上的服务,每个环节都要做好。大道至简,这就是她简朴的管理,也是最实效的管理。
为了给顾客呈现优美和气质,杨蓓的团队为女士做衣服时要测量26个数据,男士套装更是要量38个,在裁剪前首先是做白坯试穿以便确认尺寸。每一道工序的师傅都会自我检验,设计师负责严格质监,成衣在店里还有专属客服检查把关。
这些可能同业也会做到,但让我由衷叫好的是,杨蓓为顾客提供“衣服终身保修”服务。在缘杨做的衣服,穿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弄破了,可以享受免费修补;如果因为身材走样了导致衣服不再合身,杨蓓说缘杨有免费修改服务。这么贴心的缘杨,难怪老顾客介绍的生意占到85%!
杨蓓和丈夫、女儿园园、儿子杨杨
缘杨不仅绽放美,而且充满了爱,让杨蓓收获了一辈子的幸福。开店的第二年,杨蓓在平江路的咖啡店与丈夫邂逅,他一眼便看中了杨蓓,央请咖啡店的老板娘说媒。像电视剧一般,这段良缘就此结成,恋爱一年他们便成家了,如今两个孩子中老大已经读小学。
在“心缘”因重名而无法注册字号时,正是出差欧洲的丈夫在游览中产生“缘杨”的灵感——保留“缘”,再加上杨蓓的“杨”。巧的是,丈夫姓袁,与“缘”同音,真可谓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如今,杨蓓的丈夫辞掉了外企高管的工作,一门心思协助杨蓓发展事业。杨蓓的父母也移居苏州、融入苏州生活。家和万事兴!
旗袍实是生活装
尽管缘杨可以定做各类衣服,但做得最多的要数旗袍。很多顾客是慕名前来定做旗袍的!
穿旗袍是不是对身材很有要求?偏胖的话穿了会不好看……“旗袍其实是生活装,穿上旗袍同样能干活,古法旗袍可以穿着骑马的。”杨蓓纠正说,“旗袍特别能体现女性的曲线,尤其是东方女性的身材和柔美、温婉、娴雅的气质,但它是通过特殊的剪裁、缝制工艺来体现的。旗袍不应该是包裹在身上,勒得很紧不仅体现不出美还使人不舒适,它有一定的松量,并且松量会根据面料而有所不同。开衩是为了方便行走,并非要开到很高。”
旗袍是女性争取正当权益、要求平等独立的象征之一,它由清朝满族服装、长衫马褂改良而来。服饰的演变也体现了思想的进步发展。经过杨蓓的介绍,我对旗袍文化有进一步了解。
五四时期的新女性穿着的衣服比较男子化,在男士的长衫基础上稍加改变而成,甚至一些进步女性也穿长衫。到了1930年代,旗袍得到进一步改良,符合女性的身材,并形成胸、腰身、臀等处的独特剪裁缝制工艺,突出女性的妩媚而贤淑,清秀而窈窕。
当时身着旗袍的职场女性,并不会因为旗袍而影响劳作,而且各种活动场合都有旗袍。一些妇女受家庭条件所限不能拥有四季不同的旗袍,裁缝大师傅会在天冷的时候给旗袍加缝上一层里子,以便在夹层放进棉花等御寒保暖的材料。冬天时旗袍还会装上高领子,到了气温转暖了再拆下来。从这个方面就能看出,旗袍不可能是紧紧包裹在身上的。
杨蓓用了六年多时间来学习、研究旗袍,并成功恢复苏州旗袍手工古法技艺,缘杨裁缝铺也用此技艺为一大批顾客定制了古法旗袍。2018年6月9日,“缘杨古法旗袍传习所”揭牌成立,标志着缘杨在古法旗袍上的造诣得到了行业内外专家学者的肯定。缘杨古法旗袍传习所将苏州旗袍手工古法技艺传承好,并通过讲座教学、互动体验和互联网等方式来加以发扬,让更多女性享受到姑苏精致生活的华彩。
如缘杨手工盘扣课,从2017刚开始的小班教学,到现在应学员增加的需求发展到大班教学,同时课上从工艺、剪裁多方面讲解古法旗袍的魅力,每一期都是一场中国文化的洗礼。并结合义务教育的实践活动,让更多孩子爱上学习、爱上传统、爱上中国文化。此类互动教学活动还与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评弹博物馆等文化单位合办。
近年来,旗袍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风向,不管是宴会还是街头,旗袍女郎已成为美丽的风景。旗袍店、旗袍品牌也多了起来。对此杨蓓是欣慰的,世界变美了是大家都向往的,旗袍如果发展为不是因为聚会等才偶尔穿一次的平常服装,那正是杨蓓所期待的。
也因为这样的想法,杨蓓愿意传播古法旗袍的工艺,发扬这一传统文化。
国民校服表责任
事业发展的同时,杨蓓也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多年以来,她不遗余力宣扬传统手工文化,在丝绸博物馆、评弹博物馆、平江实验学院、西安交大附中、平江中心幼儿园等机构开班教学手工盘扣课程,让文化融入生活,让传统文化浸润心灵,让更多人感知中华手工艺的博大精深,体会传统手工的匠人精神。
杨蓓成立了“缘杨妇女微家”,宣传倡议妇女参与古城保护、文化传承,在经营活动中弘扬非遗文化,热心帮助弱势群体、参与社区建设,积极帮助妇女就业培训和提升她们的有关技能。缘杨妇女微家的成员都身体力行地“代言”平江历史街区形象,维护平江路的卫生和秩序。微家每季度都组织志愿服务,每半年举办一次平江路商家交流谋事活动,每年开展一项公益行动。在服务社会中锻炼了成员,也提升了“缘杨”品牌形象。
作为缘杨妇女微家的家主,杨蓓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不只是经营活动中,生活中她也注意关注社会管理、地区发展、国家建设。2014年时有天她送孩子到幼儿园,看着隔壁校园里的学生,不由想起自己读书的生活,她发觉校服似曾相识。上班的路上她有了一个决定:设计中国特色的校服,让孩子们喜欢穿。
缘杨服装工场的师傅们常常用布料的边角料给杨蓓的孩子做衣服,那些传统服饰让孩子显得愈发活泼可爱,这给予杨蓓明确的设计思路。杨蓓把要设计的校服定名“缘杨国民校服”,它要具有中国范,继承民族传统服饰的优秀元素,体现中国文化自信,穿出中华儿郎的精气神。
杨蓓补充介绍,前几年各地兴起汉服热,汉服的确美,也有益传播中国文化。但汉服更直接反映了古代的社会阶层划分,汉服不便改良,穿着较为烦琐而影响普及,劳动群众穿不来,不过这华美服装的元素是需要在设计中借鉴并加以发扬的。
杨蓓在“国民校服”上可谓下足了功夫,历经三年多时间的构思和设计,光是设计图稿就有数十套,设计理念参考汉服、褙子等传统华夏服饰,再结合现代审美及实用而产生。她把一双儿女作为“国民校服”的模特和代言人,开发了正装和运动装两个系列的校服。两个孩子每天穿上妈妈设计的“国民校服”上学,经常受到学生、家长以及老师的夸赞。当幼儿园举办演出活动时,许多孩子家长决定统一采用杨蓓设计的“国民校服”作为演出服饰。另外,“国民校服”也开始在苏州的一些外国语学校流行起来。
杨蓓广泛征求老师、家长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设计制作的“国民校服”系列分三个年龄阶段,分别是幼儿版、小学版、中学版,各年龄段还有运动版。而且“国民校服”成本并不高,几乎与普通校服差不多。
杨蓓为孩子们设计的“国民校服”系列符合学生们统一着装的要求,不仅耐脏,而且穿着舒适,别具风格。幼儿版面料采用竹节麻面料,使用纯天然染料;小学版面料则采用毛料和锦缎,这样看上去显得笔挺有型,真丝质感丝质柔滑,穿起来非常舒适;中学版面料为毛料和宋锦,宋锦选用真丝与人造丝进行机器交织,这样面料成本会比较低。“国民校服”运动版面料则采用新型环保材料铜氨丝和织锦,穿起来非常透气,此种面料对肌肤的摩擦刺激少,冬暖夏凉。设计上采用宽松的款式,比较利于孩子们运动,也便于穿脱。
杨蓓设计制作的“国民校服”在2017年第五届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亮相,孩子们穿着“国民校服”系列以一种情景剧的方式展现给观众,带来一场别具匠心的走秀,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随即,“缘杨国民校服”受到人民日报、央视、江苏卫视等媒体的宣传报道,获得一致好评。
杨蓓说,“国民校服”要被广泛采用还需要机遇。即便还没有获得推广机会,她也满满的成就感,毕竟为国家建设、为社会进步、为民族发展作出了努力,从一开始她就没有重点考虑经济利益。“国民校服”已经引发了一个良好的话题,推动了校服改良工作,并形成了方向。
扬帆奋斗筑梦人
“国民校服”为缘杨裁缝铺和杨蓓带来了广泛关注。有人很好奇,一直做旗袍的杨蓓为什么要开始做校服,这是不是有点“不搭界”?杨蓓的出发点,除了为人母的关爱,更多的还有对于中国传统服饰的情怀,基于提升发展质量的关注,出于一份社会责任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文化自信从哪里来呢?我们的文化自信是对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有机整体的自信。
杨蓓觉得,从自己的专业角度着眼,立足熟悉的生活体验,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来传递和推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正是挖掘、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而且,善意付出总会有回报!通过“国民校服”的创作和加工,杨蓓收获了经验,也产生了新的梦想——创办童装品牌。经过调研定位和创作设计,苏州缘杨服饰有限公司确立了新项目——童装品牌 YANG KIDS。
杨蓓认为,设计作品有无动人之处,与设计者的功力、学养、修为、人格、性格、精致、品质、格调、审美追求等密切相关。这些素养从哪里来?就来自热爱生活,来自不断的学习,来自务实的工作实践,来自把握时代机遇的积极奋斗。
YANG KIDS童装品牌定位是主营新中式亲子服饰设计与定制,旨在为少年儿童提供生日、入学、成长礼等重要日子穿着的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服装,加强传统教育,加深民族认同,借此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青春筑梦勤奋斗,时代风好助扬帆!十年来杨蓓实现了开店梦,并在缘杨裁缝铺的发展中收获了幸福家庭和事业基础。新时代给了企业家广阔的发展舞台,如今杨蓓又有了新的梦想YANG KIDS,人生不断进阶,借着时代的好风扬起追梦的帆,因为奋斗的人生是幸福的!
努力奋斗的人,自带光芒。世间每一种好,从来都只为懂得努力、认真生活的人盛装而来。杨蓓就是这样的人!(文→张学军 ¶ 图→缘杨)
“天衣无缝”——关于古法旗袍
中国传统的服装工艺是不去破坏布料的,顺应事物本身的特点裁制,这也就是以前老裁缝师傅所讲究的“天衣无缝”制衣方法。
古法旗袍是整片布料制衣,使用的是平裁工艺,更具有包容性。即使身材不够那么完美的女人,穿起来也能将身材提升至接近完美,凸显美感和气质,且不紧绷、很舒服。
古法旗袍有很多富有特色的工艺,主要有:镶、滚、嵌、荡、盘、绣、等工艺,其中滚边工艺有多重类型:窄滚、双滚、多滚、线香滚等等。古法旗袍一般采用的是滚边中最复杂精致的暗滚。
旗袍的领子是提升气质的很重要的一部分,领子越高显得越有气质。当领子立起来的时候,整个人的气场都挺拔起来了。1930年代古法旗袍的领子是单独做好的,天气暖的时候拆掉衣领,天气冷的时候缝起来,且领高普遍偏高,直至下颚,上缀三五颗扣子,领口斜斜的切过两腮,使脸型变成瓜子脸。
旗袍向来是展示女性柔美的载体,而传统古法旗袍的肩膀讲究就是柔美,凸显女人的柔、润、有虚有实。它的袖子肩膀不破开,保障了布料的完整,还在肩膀处无接缝,完全显出女人肩膀的圆润柔美的轮廓。
胸省、腰省,指为了塑造服装结构而进行缝合的部分,其实它就是胸、腰部缝的两条线。但古法旗袍没有接缝怎么塑造凹凸的曲线呢?通过归拨熨烫的工艺。归是沿着一个内向的半圆熨烫的一种手法,而拨是沿着一个外向的半圆熨烫的一种手法。归能使布料凹,拨能使布料凸。
古法旗袍不仅在制衣的艺术审美上非常讲究,同样也是极具实用性。腋下的独特设计使得抬胳膊、做动作很方便。从线条审美的角度来看,腋下皱褶线条让胸前和颈部线条连贯流畅起来,从视觉线条导向上形成S曲线,看着更加优美。
古法旗袍的开衩,吸睛又含蓄。低开叉,开衩高度不超过膝盖,既不妨碍走路迈步,而且裙子封闭的大腿部分,能完美勾勒出臀和腿的形状,更好的彰显身材。走动起来,古法旗袍带给人们的是极其愉悦的线条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