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丝,又作刻丝,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手工艺,也指用缂丝方法织成的衣料或物品。顾名思义,缂丝是在丝上“刻”出来的。缂丝是一门古老而稀有的织造工艺,采用通经断纬方法,用色梭往返交织,织出的作品古朴典雅,别具一格,尤其在图案轮廓、色阶变换等处,表面就像用小刀划刻过一样,呈现出小空或断痕,因而特别耐看、特别珍贵,历来被誉为“织品之圣”。可是,缂丝又是一门难学又寂寞枯燥的工艺,坐在织机前一动不动,一尺见方的作品需要一个多月才能制成,大件的甚至要年余。
王金山,是著名的缂丝大师。他今年已经虚岁七十,从事缂丝研究五十余年,成为一代大师。如今,王金山已是誉满全球,他的作品早已遍布世界各地,但王老对缂丝这门古老技艺的前景忧心忡忡,对后继乏人的现状十分担心。他总想在有生之年,培养出优秀的传承人。
那是个秋日的傍晚,王金山推开工作室的木窗,望着庭院里满地的枯黄落叶,他触景生情,长长叹了口气,可当他举目远眺,一轮艳红的夕阳,照得满院金色,王金山那双明亮的眼睛瞬时露出希望和期盼。
正在这时,电话铃响了,王金山赶忙接听,听着听着他脸上展出喜色,连说好呀好呀,马上来吧,我等着!原来,王金山的朋友要介绍一位小伙子来学缂丝手艺,他一听这消息,自然特别高兴。无多片刻,那位小伙子来了,看样子二十岁还不到,王金山心里琢磨:这个年龄学缂丝是最好了。因而他显得异常兴奋。王金山正想开口,却不料小伙子的父母踏了进来,他们一边环顾四周,一边叽咕:这孩子不知怎么心血来潮……王金山领着三人在工作室兜了一圈,然后问小伙子:有兴趣吗?不过有言在先,学缂丝可得准备吃苦啊!小伙子看着王金山,又望望父母,一言不发,竟然掉头走了。王金山心下急切,又问小伙子的父母。小伙子的父母面面相觑,隔了好一会,才嚅嚅而语:也许孩子不喜欢,也许没有兴趣,很是对不起。王金山如被兜头浇了一盆凉水,他愣愣望着两位走出门去。
王金山并没有为此而沮丧、失望,这种事已经碰到过好几回了。令他欣慰的是,他的身边已经有了三四个有志于缂丝技艺的好徒弟,跟着学艺三年多,天天做、日日学,现在做出来的作品已经有模有样了。
王金山既为有了几个继承人而高兴,又为缂丝的前途而忧心。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因为如今对于缂丝懂行的人已不多,现在来买缂丝的主要还是有实力的收藏者,此外就是定向为博物馆、展览会制作一些藏品、展品。一方面需求有限,另一方面制作一幅缂丝作品耗时耗力,也没有批量生产的可能,这些限制注定了做缂丝的经济收入是有限的,而对于人生刚刚起步的学员来说,三五年内只是学习,经济收入如何保障?
王金山又临窗而眺,陷入深深沉思。回首往事,思绪万千,他为缂丝的曾经辉煌而骄傲,三十年前,一条缂丝腰带出口日本,能换回二三辆汽车,为企业挣得大量外汇;他为自己的缂丝生涯、为国争光而自豪,1972年他创作的一幅牡丹屏风,周总理作为国礼送给了美国总统尼克松……1977年他领衔创作的《西江月·井冈山》,放在毛主席纪念堂;1982年他创作了《牡丹·山茶·蝴蝶》,至今珍藏在中国工艺美术珍宝馆;1984年他创作出《寿星图》,获得全国博物会金奖。
想着想着,王金山的双眼湿润了,可那明亮的眼神依然闪着光芒,他对缂丝的美好未来充满坚定信心和殷切期望。(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