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东山是个闻名遐迩的旅游景区,之所以出名除了那里风景秀丽、有诸多名胜古迹,诸如雕花楼、席家花园、陆巷古村等等外,也由于那里物产丰富,比如盛产名茶碧螺春。碧螺春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向来被称为茶中珍品,求之难得,品之稀罕。
但是,碧螺春有个“致命”弱点,那就是受天气等自然条件制约,产量低、上市时间短,茶农收入不稳定。原因是,天气一热碧螺春青叶疯长,超过一定程度就不能制作碧螺春茶叶了。一般来说,从茶树露芽到清明节前采摘的嫩叶才是真正的佳品,这期间能有多少天数?据茶农说,清明后的茶叶只能做“炒青”,那就身价大跌,售价一斤百元左右,连成本都难收回,因而茶农大多选择放弃。那么,如何在碧螺春“明前茶”之后有新的品种来替代传统的“炒青”,将青叶进行再利用呢?为此,当地政府和茶农多年来一直在苦苦探索,并作为研究课题。可喜的是,如今有了新的突破。
东山人严介龙是个有心人,他16岁就开始炒茶,具有丰富的制茶经验。严介龙的“有心”不但体现在有一手炒茶真功夫,更在于他博览群书、集思广益,从古人古书那里寻觅“真经”。那是一个初春的深夜,家人早已进入梦乡,可严介龙依然挑灯夜战,手捧刚借来的资料细细阅读。猛然间,他眉头一展,发现了一段文字,那本唐代《膳夫经手录》上清清楚楚记载着:“掉落太湖石上,因太阳晒之。石头发热,叶落石上如入锅中而煮之,神农尝之,神茶也,唐故相传为石板茶。”严介龙看到这里,竟然忘情,拍案而起,脱口而出:石板也能炒茶?!这一喊不要紧,却把睡梦中的家人吓了一跳,妻子拗起身,睁开惺松睡眼问他:半夜三更叫什么?有病啊?严介龙“嗨嗨”一笑,眉开颜展,自言自语:石板能炒茶,有道理有道理。
严介龙继续伏案沉思,越想越觉得石板炒茶自有奥妙,因为这种原始的炒茶方法,没有太多的揉搓过程,茶叶外形不会受到破坏,而茶本身的营养成分被保留下来,因此可以断定,用这种方法做的茶更甘甜,更香浓,更肥厚,而且更耐泡。严介龙想到这里,又喃喃自语:这好比,就像用砂锅煨鸡比高压锅煮鸡来得好吃的道理一样,功夫越深茶叶当然也就越有味道……严介龙陶醉在自己的遐想中,不知不觉天已大亮,他顾不得劳累就匆匆出门。
严介龙兴奋地小跑着,很快来到东山镇分管农业的副书记贺世成家门口,他“通通”敲响大门。贺书记披着衣服开门,诧异地问:这么早啊,有什么急事?严介龙气喘吁吁说:贺书记,我知道了制茶新方法,也许可以解决明后茶身价和出路问题。贺书记赶忙问:什么方法?严介龙拍拍手中资料,回答:古书上说,可以用石板炒茶。贺书记更感奇怪:喔?石板炒茶?来,进来详细谈。两人进屋坐定,严介龙将书上看到的和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书记听得扬眉展喜,连声说,好啊好啊,可以试,我全力支持。你马上组织人做好试验准备,有什么困难只管对我说!
严介龙离开贺书记家,立马去找来几个炒茶高手,几经商量之后,决定就地取材,试制石板茶。可是,谈何容易。究竟用什么石板?石板尺寸多大?温度多少?用怎样的形状做?一切都是未知数,一切都得不断摸索。这期间,不知换了多少种石板,不知经过了多少次失败,最终经过无数次试验,第一锅用石板炒制的碧螺春茶终于正式出炉。
那天,贺书记来了,他想亲眼看一看炒制过程。在现场,一块长约30厘米的石板被固定在一个特制的炉子上,通过加热使石板升温,然后将一个个约硬币大小的茶饼放置到石板上进行煨干。而炒茶师傅不停地为茶饼“翻身”。待到茶炒好,贺书记抬腕看表,整整花了80分钟,他不由叹道:真正的功夫茶啊!
如今,严介龙已将石板茶申报国家专利,并根据茶叶外形粗犷、手掌压制成型等特点,将它取名为“一掌茶”。(沈红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