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团子,民间小吃,据说原是祭祀用品,如今已演变成清明节前后的时令食品。每年春暖花开之前,各店家迫不及待抢先上市,青团子铺天盖地遍布大号小店,市民们蜂拥尝鲜。可也有老人边吃边嘀咕:“唉,现在的青团子一点没有清香味道,不知哪里能买到正宗的?”何谓“正宗”?无从查考,反正这种小吃食谁家都能做,考究一点的少许加点青麦汁,马虎一点的拌些色素香料就成。不过,也有知道行情的,就在那位老人叽咕时,旁边一位老太插嘴:“最正宗的就要算正仪青团子了!”老人不解,又说:“不少店家不都是标明:本店供应正仪青团子。”老太被问住,一时语塞。
其实,老太并不知道详情。昆山市正仪镇确实有众多糕团店,正仪青团子也的确驰名苏沪,但在正仪坐头把交椅的,是一家叫“文魁斋”的百年老店。惟有这家店里制作的青团子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满口清香,“绿色食品”声名远扬。
文魁斋坐落在正仪老街上,店主名叫吴定元,今年已过花甲,头发白多黑少,连下巴处露出的短须也是白白的,略显苍老,但看上去还是很精神的。就是这位六旬单身老人至今独撑着百年老店、苦苦守望。
这天,是清明节正日,吴定元早早地起了床,他慢悠悠坐到电话机旁,定定心心吃起早茶来。吴定元心里明白,日产的八千只青团子早已订得差不多了,他今天的主要工作就两样:接听电话,回绝散客。未隔多久,天色微亮,店门口已经有好几个订户在排队等候。不一会,前来临时帮忙的吴定元的弟媳将第一笼热气腾腾的青团子倒向长桌,瞬时飘出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这时,几个女帮工开始忙起来,将青团子装进小扁竹篓,再放一张“文魁斋”商标红纸。待到“装潢”完毕,吴定元开始按订单发货。哪曾想到,第一个就是上海客人,是开了汽车来的,订货量是三百只,要好几笼才能满足呢。吴定元笑了笑,对上海人说:“你稍微等等,马上就好。”上海人只得耐心等待。
就在这时,又一位上海浦东人挤了进来,对吴定元说:“老板,我要买一百只青团子。”
“有没有订货?”吴定元问。
“买青团子还要订?”浦东人诧异。
吴定元一笑,指着排在第一个的上海人说:“他十天前就订了。”
浦东人很沮丧,话语中带点低声下气:“老板,帮帮忙,我特地从浦东赶过来,是邻居们委托的,你总不能让我空手回去吧?!”
“不好意思,没有了,实在来不及做。”吴定元也很客气。
浦东人并不甘心,继续软磨硬泡,费尽口舌。吴定元一直应付着,到最后只剩下最简单的三个字:没有了。
浦东人眼珠一转,改变“策略”说:“老板,我老娘也是昆山人,她就想尝尝家乡的正仪青团子,你多少让我带几只回去吧!”
吴定元心软了,终于松了“金口”。浦东人付了十二元钱,拎到一只小扁竹篓,里面装了二十个青团子,喜滋滋走了。其实,浦东人说了个“谎”,他老娘根本不是昆山人,事后他对人说:我倒不是故意骗人,怕买不到青团子,只能博取同情啊!
文魁斋的青团子如此紧俏,自有它的道理。除了价格公道、是市面上最便宜之外,主要原因是做工道地,采用原真工艺。
据说,吴定元制作青团子的方法是祖传的独门绝技。表面上看,大多店家的制作流程都差不多,先从田里割来浆麦草,再将草料打成汁,然后加工成“青水”。但是,这后一道工序,即把“汁”变成“青水”,是要加石灰方能起质的变化。按照吴定元的说法,加石灰是“最核心的技术”,文魁斋青团子最独特之处,就在于配制“青水”的家传绝活。
此话并非故弄玄虚。去年,昆山市人民政府发布的该市第一批六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里,文魁斋的“家作青团子制作工艺”榜上有名。(李勇、张帅)